一季度哪些省份迎来了“开门红”?地方经济格局又出现哪些新变化?一起来看。

01
23省份增速超全国
粤苏龙头之争依然精彩
从经济总量上看,一季度,广东首次站上3万亿元台阶。江苏、山东超2万亿元,浙江、河南、四川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上海、河北均超过1万亿元。
从经济增速上看,一季度有14个省份增速超过或持平5.0%,分别是吉林(8.2%),西藏(8.2%),宁夏(7.5%),海南(6.8%),甘肃(6.7%),内蒙古(5.6%),天津(5.5%),陕西(5.3%),湖北(5.1%),河北(5.1%),黑龙江(5.1%),青海(5.1%),河南(5.0%),山西(5.0%)。
有9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4.5%的经济增速,
分别是浙江(4.9%),广西(4.9%),新疆(4.9%),安徽(4.8%),云南(4.8%),江苏(4.7%),山东(4.7%),重庆(4.7%),辽宁(4.7%)。
粤苏两省的龙头之争,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地方经济锦标赛的焦点话题。
一季度,“粤老大”继续稳坐第一,GDP总量30178.23,同比增长4%。2022年,广东GDP增长1.9%。相比之下,今年一季度广东经济提速明显。但值得关注的是,一季度广东第二产业增速仅增长2.4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.4%。
再看“苏大强”。一季度,江苏GDP达29401.7亿元,增长4.7%,进一步拉近与广东的差距,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2570.3亿元,同比增长4.5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5%,高出全国平均数据2.5个百分点,在东部经济大省中排名第二,仅次于山东。
一季度,江苏新能源产业引领增长,锂离子电池制造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、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31.8%、36%、59.2%;充电桩、光伏电池、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1.6倍、48%、50.2%。
2021年,江苏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越广东,如果未来江苏能在经济总量上实现反超,很大可能得益于第二产业的优势。